宋朝的词是什么 宋朝的词是什么
86 2023-12-07
2022山东社工公共基础考试备战:用《大宋公词》重温宋朝历史
近日,一部历史服饰大型历史剧——《宋宫》引发热议。 该剧以刘娥与赵恒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咸平年间”和“仁宗盛世”为历史背景。 讲述了公元985年至公元1033年北宋真宗时期名臣、宗室、家族成员的故事。 邻国之间的建交、相互依存、相互遏制的故事。
在公基础考试中,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考题。 今天,小编将与大家一起穿越时空,系统梳理宋朝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重温这个不平凡的时代。
1. 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邑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 这个典故又被称为黄袍加神。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1月31日),有传言称契丹、北汉正南下讨伐周朝。 宰相范植等人未确认真伪,便催促赵匡胤率兵北上御敌。 周军到达陈桥驿时,赵匡胤、赵普等密谋发动兵变。 将领们给赵匡胤穿上黄袍,拥立他为皇帝。 随后,赵匡胤率军返回开封。 京城侍卫石守信、王慎其开城迎赵匡胤入城,威胁周恭帝退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 从此,宋朝的历史正式开始。
2. 一杯酒释放军事力量
一杯酒放兵权,指的是发生在北宋干德年间的历史。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部下将领被迫穿“黄袍”,宋太祖赵匡胤起兵篡夺新政权。 他通过宴会、威胁、利诱等方式,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 事件。
“一杯酒放兵权”是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体现。 宋太祖用和平的手段“一杯酒释兵权”,不损害君臣和睦。 他轻松消除了大臣们的权力威胁,并成功阻止了军事叛乱。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安妮战略,影响深远。 后来,“一杯酒释兵权”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引申为指将军很容易解除兵权。
三、永熙北伐
雍熙北伐指的是北宋。 永熙三年(986年),为收复后金“子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宋太宗赵光义(宋二世)王朝)派出二十万大军,分三路。 灭辽的历史事件。
永熙北伐是宋辽战争期间宋对辽的第二次战略进攻(第一次战略进攻是“高梁河之战”,北宋大败,结束了宋朝的统一)。 此战的失败,使宋国与辽国的战略关系由进攻转为守势,使得宋国与辽国的关系“终于萎靡不振”。 直到澶渊之盟签订之前,宋辽两国总体保持和平局面。
4、咸平之治
咸平统治是指北宋真宗赵恒(北宋第三任皇帝)咸平年间(998-1003年)的统治。 宋真宗在位期间,勤于政事,任命李航、曹彬、卢孟正等人管理政事。 他的政治成就令人瞩目。 他自五朝十国以来减免赋税,注重节俭,在制造铁器方面取得了技术进步,增加了耕地面积。 占地5.2亿亩,引进占婆稻,农作物产量倍增,纺织、印染、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和商业蓬勃发展,贸易盛况空前。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入侵宋朝。 宋朝大臣大多建议不要抵抗,迁都以避免。 以宰相寇准为首的少数人极力主张抵抗。 最后,他们说服了宋真宗亲自征服了宋朝。 双方在澶渊相遇,宋获胜。 真宗决定停止战争,缔结澶渊之盟(北宋与辽国在战争二十五年后结成的联盟)。 他答应每年送辽银十万两、丝绸二十万匹,以买断与辽国的关系。 和平。 从此,宋辽之间一百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 礼让使者,殷勤往来。 双方累计互访380次。 如果辽朝边境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前往边境赈灾。 真宗驾崩的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藏汉大臣吊唁,从妃子到皇后无不泪流满面”。
五、王安石变法
作为“唐宋八大家”(唐代柳宗元、韩愈,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之一,小编相信大家对于王安石都是非常熟悉的。 其实王安石也是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 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变法是他在宋神宗赵煦时期为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的局面而发起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的政治危机。 它以“理财”和“整顿军队”为核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变革运动,可惜以失败告终。
六、靖康事变
小编相信很多不熟悉宋朝历史的朋友也听说过靖康丑闻。 在宋朝发生的重大事件中,靖康之变是一大亮点。 靖康之变指的是靖康二年(金天徽五年,1127年)。 1999年),金朝南下攻陷北宋首都东京,绑架了两位皇帝,宋徽宗赵佶(宋朝第八位皇帝)和宋钦宗赵焕(宋朝第九位皇帝)宋)。 这是导致北宋除徽钦两位皇帝外都灭亡的历史事件。 以及大批赵王室、妃嫔、贵族、朝廷官员三千余人北上晋国。 东京公私储蓄被消灭,靖康事变导致北宋灭亡。
南宋将军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之耻尚未解除,群臣之恨,何时灭矣!”。
5. 建岩南路口
建炎南渡是两宋过渡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 康王赵构为躲避北方金朝军队的南追,逃往江南。 这也是宋朝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公元1127年,赵构从河北南下,来到南京应天府(河南商丘)弘庆宫,祭祀赵宋祖庙。 在宫中即位,是为宋高宗(宋朝第十位皇帝)。 他改元为建炎,南宋(1127年—1279年),建炎南渡使金朝没有获得灭宋的机会,对宋朝及其延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随后与金朝的对抗。 而宋高宗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奠定了南宋一百五十多年的基础。
6、苗刘叛乱
苗刘兵变是南宋历史上的著名事件,又称刘苗之乱、明寿之乱。 这是建炎三年(1129年)苗辅、刘正言发起的,目的是为了杀戮宋高宗赵构宠信的权臣和宦官,站在清朝皇帝一边。 ,并迫使赵构将皇位让给三岁的太子赵敏。 最终,二人战败,被处决于繁华的建康城。
这次兵变是南宋抗金斗争的转折点。 兵变攻击了主张和支持皇帝南逃的投降势力。 这表明妥协和逃避是不得人心的,也标志着人们对黄金的抵制情绪高涨。 苗、刘的叛乱是赵构最终夺回兵权并与金人妥协求和的一个因素。
7.崖山之战
崖山海战(崖山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以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又称崖门海战、崖门海战、崖门海战。宋元等,发生于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 (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发生的大规模海战,也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海战。 崖山之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一场决战。 战争结束,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
此战之后,赵宋的灭亡,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 宋朝之后建立元朝,中国第一次被北方游牧民族征服。
事业单位考试中,与宋代历史相关的考点一定要了解、记住。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查阅历史书籍来了解更多。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例来应用所学的宋朝历史吧!
例子
1.(单选题)“黄袍加身”的典故来源于( )中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
A、开封
B. 陈巧仪
C.白石毅
D、玄武门
【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历史知识。 A条: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 A项与题意不一致,排除。 B项,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的旨在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 这个典故又叫黄袍加神。 选项B正确,当选。 C项,白市驿镇隶属于重庆市九龙坡区。 明清时期,白市驿镇一带是重庆至成都的驿站。 市场贸易较为繁荣,形成了每天都上市的日间市场。 习近平称其为白市驿镇。 十一。 C项与题意不一致,排除。 D项,玄武门事变是当时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太极宫北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政变城(今陕西省西安市),唐朝首都。 D项与题意不一致,排除。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
2.(单选题)“酒放兵权”、“永熙北伐”、“咸平之治”、“建炎南渡”分别与哪位皇帝有关( )
A、赵光义、赵匡胤、赵恒、赵构
B.赵光义、赵匡胤、赵恒、赵构
C.赵匡胤、赵光义、赵恒、赵构
D.赵匡胤、赵光义、赵构、赵恒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中国历史知识。 一杯酒放兵权,是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部下将领被迫“穿黄袍”,起兵篡夺新政治的历史事件。权力,采用宴会、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 永熙北伐是宋太宗赵光义派二十万大军分三路进攻辽朝的历史事件。 咸平年间,是咸平年间出现的北宋真宗赵恒的统治时期。 建炎南渡是两宋过渡时期康王赵构为躲避北方金军南追而逃亡江南时发生的历史事件。 因此,“饮酒放兵权”、“雍熙北伐”、“咸平年”、“建炎南渡”对应的皇帝是赵匡胤、赵光义、赵恒、赵构。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选项。